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发挥作用
他的一套设计方案,为国家节约一亿多元
发布人: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21-09-23 浏览次数:22882

    “这是国内第一个在软质胶结砾岩上,开挖隧道锚的千米级长江大桥。仅隧道锚这项技术,就为国家节约了1亿多元的施工成本。”

    9月10日,在宜昌市伍家岗长江大桥建设指挥部,71岁的周昌栋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说。

    在他的办公桌旁,放着50多本设计图汇编。“这只是设计图,施工图就更多了。”周昌栋笑着说。

    1972年参加工作,周昌栋修桥修了49年,退休后也不肯停下脚步。他先后参与或主持了宜昌长江公路大桥、秭归香溪长江大桥、宜昌至喜长江大桥、伍家岗长江大桥、武汉阳逻长江大桥和枝城长江大桥公路桥改造等几十座长江大桥的技术审核、设计、评审、修建、改造和研究。他说:“有的人干一行怨一行,我是干不‘伤’(宜昌方言,腻、厌烦的意思)。”

    周昌栋是宜昌本地人,当过知青、干过养路工。1972年,他被单位派到湖北公路工程学校学习。

    在学校,教导处主任、桥梁工程学教授吴树培在课堂上讲述了中国第一座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曲折建设经历。“桥梁建设,如果没有自己的专家队伍,就会永远受制于人。”吴树培的这句话,让周昌栋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立志,一定要多学本领,造一座完全由中国人自己独立建造的长江大桥。

    他的这个愿望,在20多年后实现了。

    1996年,宜昌市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宜昌长江公路大桥筹建工作领导小组”,开启修建宜昌主城区的第2座跨江大桥、第1座大跨径悬索桥。

    此前,中国人还没有完全独立在长江上建设大跨径悬索桥的经历,国内的长江大桥也都是在外国人的帮助下建成。

    周昌栋临危受命,担任大桥建设总工程师主持大桥技术工作。

    4年多的没日没夜,完全由中国人自己独立建造的第一座长江大桥,跨越峡江。

    周昌栋是个喜欢创新和挑战的人。

    退休后,他主持修建宜昌至喜长江大桥、伍家岗长江大桥。

    2016年秋,66岁的周昌栋完成了宜昌至喜长江大桥工程建设。仅仅休息了1个多月,周昌栋来到伍家岗长江大桥的建设工地,继续负责大桥的技术工作。

    大桥的根基,是建锚碇。重力式锚碇是传统的方式。

    如果在长江北岸建设重力式锚碇,需要破坏山体,开挖30万多立方米的山体,爆破也会破坏生态。如果采用隧道锚碇,不仅开挖山体面积能大大减少,施工成本也大大降低。

经仔细计算研究,周昌栋提出了借助现有山体,建设“隧道锚碇”的设想。

    长江大桥建隧道锚碇,当时在国内并没有现成的设计规范。方案遭到一些专家反对。此后,周昌栋带着团队花了1年多时间反复试验,终于凭借试验数据说服了专家。

    隧道锚碇技术,在没有扰动原有山体的状况下,顺利完成了浇筑。共减少土石方开挖30万多立方米,减少混凝土浇筑近15万立方米,节省施工投资1亿多元。

    伍家岗长江大桥成为国内第一个在软质胶结砾岩上,开挖隧道锚的千米级长江大桥。今年7月30日,大桥建成并试通车。

    49年里,周昌栋主持完成了交通运输部、湖北省路桥工程科研项目60余项,其中多项获得部、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多项创新技术方案,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国际领先或同行领先。同时,他还拥有多项路桥工程领域发明专利,并主持、参与撰写了多项国家工法、技术专著。其中《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被选为大专院校桥梁专业教材。

    虽然退休了,但周昌栋的工作劲头不减。

    每天7时许到办公室,随后去工地上查看。大桥150多米高的塔顶和地下100多米深的隧道,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即便是生病住院,也会在病床上工作。

    “周总就是我们的‘定海神针’,他的敬业和创新,值得我们学一辈子。”伍家岗大桥建设指挥部监督办主任朱腾飞说。

    “伍家岗长江大桥,从设计到建成试通车只用了5年多时间,同类型大桥,在国外修建至少需要15年时间。这就显示了我们的制度优势,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我很庆幸生活在这个时代,也感谢党和政府为我提供了这么好的‘舞台’,让我有机会发挥作用。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干下去。”周昌栋说。(局调研处、湖北日报供稿)

关闭